Mastodon Public Timeline Mirror of e5n.cc via Mastogr.am
下午卖快递纸板,被动收入 +35。
DeepSeek 确实是中国生成式 AI 中少有的闪光。

《揭秘DeepSeek:一个更极致的中国技术理想主义故事》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9zZaEgqAa_lml_fOEZmjg
昨天晚上 8:57 (北京时间)睡,现在就醒了,凌晨 1:35 起床,放开了睡也睡不到 5 个小时。更像是一种午睡机制,或者是某种变形的「达芬奇睡眠法」。我本身就是「N24SWD」睡眠障碍,这种困了就睡,醒了就起的方式每天反而有更多工作时间。
@matrix67 做了个新的愚人节游戏,非常简单,但我只得了 4 分。 https://matrix67.itch.io/one-plus-one-equals-what
顾雪屐 少女は世界の縁側に棲む<[email protected]>:
最近睡前在看一本讲生物钟的书,也提到著名的工业社会前的双相/多相睡眠的事情。大致是一些文化史研究者发现西欧在进入工业时代前,根据当时的日记、祈祷词、小说,可以发现当时人在天黑后会先睡一觉,深夜起来做做事(读书、祷告、做爱),然后再睡到天亮。这两次睡眠被称为第一次睡眠和第二次睡眠。这种现象随着工业时代夜间光照的出现而消失。这个文化史的研究被睡眠医学关注,有人据此认为这样的睡眠方式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,认为夜间一次不醒才是好睡眠的观点可能是有问题的。

睡眠医学的话题我不懂,但是这种两次睡眠的现象,据我所知好像中国古代文献里并没有出现。早在汉魏的时候中国诗里就出现因忧思而在夜中起床的表现,比如阮籍的「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」,曹植的「盛年处房室,中夜起长叹」,之后像李白的「中夜忽惊觉,起立明灯前」更有代表性。从这种表现似乎可以反推,一般情况半夜是不会起来的,只有忧郁的人才会这样。同样,在日本古典里我似乎也没见过夜间先睡再起来做事的情况。

据说有研究发现让人不受拘束地睡觉,夜里确实会醒(不是一觉睡到白天),即便这就是人的自然状态,和人在夜里起来做事还是不大一样。


https://moresci.sale/@Convallaria/112188305038114891
清明节放假 5 天,我们就跟着放 5 天。
余秋雨好像跟利川挺有渊源的。
破败的游乐园。前两年都是人山人海的。
MIT 的生物技术博士研究员 Lauren "Ren" Ramlan 使用大肠杆菌制作了一个 32x48 像素的 1 位显示屏,可以模拟《DOOM》游戏。但由于细菌能力有限,每帧画面需要 70 分钟点亮和 8 小时 20 分钟恢复初始状态。所以要玩完整个游戏需要 599 年。

// 但是这是一段伟大历史进程的开端啊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DnoOOgYxck
Memos 出了这么恶劣的 Bug 也没人修,很迷。
最近好久都没有那种「一定要看看」的电影了。
Wordpress 有一个黄金版本号——2.9.2,十多年了我还记得这个版本号。估计 Memos 也会出现一个分水岭——0.18.2,也许这之后的 Memos 就不再是最初的那个 Memos 了。
真的不少人在用我的小雅看电影啊,阿里云盘 2.8 T 空间,一两天就满了。现在搞了个脚本每天自动清理。
我戳,没通知我就给我安排校级家委会。我原本还打算下学期退出家委会的,没时间啊。
今天是校园开放日,家委会参观学校。
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