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雪屐 少女は世界の縁側に棲む<[email protected]>:
最近睡前在看一本讲生物钟的书,也提到著名的工业社会前的双相/多相睡眠的事情。大致是一些文化史研究者发现西欧在进入工业时代前,根据当时的日记、祈祷词、小说,可以发现当时人在天黑后会先睡一觉,深夜起来做做事(读书、祷告、做爱),然后再睡到天亮。这两次睡眠被称为第一次睡眠和第二次睡眠。这种现象随着工业时代夜间光照的出现而消失。这个文化史的研究被睡眠医学关注,有人据此认为这样的睡眠方式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,认为夜间一次不醒才是好睡眠的观点可能是有问题的。
睡眠医学的话题我不懂,但是这种两次睡眠的现象,据我所知好像中国古代文献里并没有出现。早在汉魏的时候中国诗里就出现因忧思而在夜中起床的表现,比如阮籍的「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」,曹植的「盛年处房室,中夜起长叹」,之后像李白的「中夜忽惊觉,起立明灯前」更有代表性。从这种表现似乎可以反推,一般情况半夜是不会起来的,只有忧郁的人才会这样。同样,在日本古典里我似乎也没见过夜间先睡再起来做事的情况。
据说有研究发现让人不受拘束地睡觉,夜里确实会醒(不是一觉睡到白天),即便这就是人的自然状态,和人在夜里起来做事还是不大一样。
https://moresci.sale/@Convallaria/112188305038114891
最近睡前在看一本讲生物钟的书,也提到著名的工业社会前的双相/多相睡眠的事情。大致是一些文化史研究者发现西欧在进入工业时代前,根据当时的日记、祈祷词、小说,可以发现当时人在天黑后会先睡一觉,深夜起来做做事(读书、祷告、做爱),然后再睡到天亮。这两次睡眠被称为第一次睡眠和第二次睡眠。这种现象随着工业时代夜间光照的出现而消失。这个文化史的研究被睡眠医学关注,有人据此认为这样的睡眠方式更符合人的自然本性,认为夜间一次不醒才是好睡眠的观点可能是有问题的。
睡眠医学的话题我不懂,但是这种两次睡眠的现象,据我所知好像中国古代文献里并没有出现。早在汉魏的时候中国诗里就出现因忧思而在夜中起床的表现,比如阮籍的「夜中不能寐,起坐弹鸣琴」,曹植的「盛年处房室,中夜起长叹」,之后像李白的「中夜忽惊觉,起立明灯前」更有代表性。从这种表现似乎可以反推,一般情况半夜是不会起来的,只有忧郁的人才会这样。同样,在日本古典里我似乎也没见过夜间先睡再起来做事的情况。
据说有研究发现让人不受拘束地睡觉,夜里确实会醒(不是一觉睡到白天),即便这就是人的自然状态,和人在夜里起来做事还是不大一样。
https://moresci.sale/@Convallaria/112188305038114891